316.28平方公里、71个村(社区)、25万亩耕地、18万亩柑橘和猕猴桃产业,这是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现代农业产业园的“基本盘”。2017年9月,蒲江县特色水果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申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。创建对要素的聚集效应很快显现——各级财政资金2.5亿元撬动15亿元社会资本投入产业园,2018年,蒲江县现代农业产业园总产值达97.4亿元,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438元,高于全县平均水平31.5%。
两年创建、厚积薄发,蒲江县现代农业产业园被业界视为“川果”特色发展的“急先锋”。秋收时节,记者来到这片水果天地,探访百亿产业园的发展密码。
产业园创建 加载产业升级“新引擎”
收获时节,位于产业园核心的大兴镇炉坪村60位农民走进教室,参加县里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。炉坪村有猕猴桃种植农户500多户,栽种猕猴桃5000余亩,因为产业相对集中、农民种植技术好,近年来炉坪村逐渐成了蒲江猕猴桃产业版图上的一颗明珠。
就在两个多月前,炉坪村2000亩猕猴桃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完成验收,标志着炉坪人向整村创建猕猴桃出口基地迈出坚实一步。记者看到,基地已经呈现出智慧农业的雏形,一望无际的猕猴桃园点缀着太阳能物联网探测器,向产业园内的智慧农业系统集成控制中心不断传输着实时数据;根据土壤湿度、温度等数据,系统作出提示,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启动,给予猕猴桃园及时、精确的关照;农残和土壤检测实验室入驻,为种出高品质的猕猴桃提供数据支撑。
炉坪村猕猴桃产业的改变是整个产业园提档升级的一个缩影。蒲江以产业园创建为契机,根据中央财政奖补资金使用方案,在产业园实施了19项任务,涉及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、农产品品牌体系建设、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、科技体系建设、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政府购买服务等6大类,引领产业园提档升级。
19项建设任务的扎实推进,为产业园主导产业发展按下了“快进键”:总投资4980万元的万亩柑橘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,让成新蒲快速路沿线的柑橘示范带成了新品种繁育、新技术应用、新机械推广的主战场;总投资1300万元的3个科技体系建设项目分别瞄准3个中心的提升,即猕猴桃工程技术中心、柑橘工程技术中心和农产品精深加工研究中心,围绕主导产业全产业链条中的关键环节,提供解决方案;总投资2775万元的3个金融服务体系建设项目,通过搭建平台、贷款贴息、“政银担”合作等方式,为产业园经营主体引流金融活水,其中“政银担”合作探索建立的产业园财金互动惠农机制,已完成授信贷款33笔、信贷金额3972万元,撬动社会资金1.89亿元。
13项科技成果转化、25个优新品种储备、18个地方标准制定、70%的农业科技贡献率、90%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,100%的绿色、有机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比例,再加上国家科技进步奖和省政府科技进步奖两项重量级荣誉,在项目引领推动下,蒲江现代农业产业园走上了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。